鸡鸣狗盗:战国时期的智慧与勇气
已有 28 阅读此文人 - - 成语故事 - 15150787807在遥远的战国时期,齐国有一位名叫孟尝君的贵族青年,他以广纳贤士而闻名,门下聚集了众多才华横溢的食客。孟尝君以尊重和礼遇贤士而著称,吸引了天下英才纷纷投奔。在这些门客中,有两位的行为虽然看似不起眼,却在关键时刻展现了非凡的价值,这便是“鸡鸣狗盗”成语的由来。
一次,孟尝君不幸被秦国国君扣押,处境岌岌可危。他的门客们焦急万分,绞尽脑汁想要救他。这时,一位擅长模仿狗叫的门客挺身而出。他趁着夜色,化身为一条狗,悄无声息地潜入秦国的宫殿,成功盗取了秦国国君心爱的宝物——一件珍贵的狐白裘。孟尝君利用这件宝物贿赂了秦王的宠姬,终于获得了自由。
然而,危机并未完全解除。当孟尝君一行人逃至函谷关时,却被守关的士兵拦下。按照秦国的规定,函谷关的城门只有在鸡鸣时分才会开启。就在众人束手无策之际,另一位擅长模仿鸡叫的门客站了出来。他站在城下,模仿公鸡的啼鸣,引得周围的公鸡也随之啼叫。守关的士兵误以为天已破晓,便打开了城门,孟尝君一行人得以顺利逃脱。
这个故事生动地展示了,即便是看似微不足道的技能,在关键时刻也能发挥巨大的作用。“鸡鸣狗盗”原本是用来形容那些低贱、不正经的技能,后来却被用来比喻那些在危难时刻能够出奇制胜的小伎俩。孟尝君正是因为善于发现和利用人才,才能在困境中化险为夷,成就了一番事业。
推荐故事:精卫填海:勇敢与坚持的传奇之旅
推荐故事:背负历史的权谋:司马氏兄弟的权力游戏
相关文章!
期待你一针见血的评论,Come 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