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这 10 个关于三国的成语故事,你知道几个?

三国时期,周瑜妒忌诸葛亮的才干,想设计陷害他,于是提出让诸葛亮在十天内造出十万支箭。诸葛亮一眼识破这是一条害人之计,却淡定表示只需三天。

他向鲁肃借了二十条船,每条船上要三十名军士,船用青布幔子遮起来,还要一千多个草把子,排在船的两边。到了第三天四更时候,诸葛亮秘密地请鲁肃一起到船上去,说是一起去取箭。

那时候,大雾漫天,江上连面对面都看不清。诸葛亮下令把船用绳索连接起来,朝北岸开去。靠近曹军水寨后,他又下令把船尾朝东,一字儿摆开,又叫船上的军士一边擂鼓,一边大声呐喊。

曹操听到鼓声和呐喊声,以为对方来进攻,又因雾大怕中埋伏,就不敢派兵出击,只叫弓弩手朝来船射箭。箭好像下雨一样,很快,船两边的草把子上都插满了箭。诸葛亮又下令把船掉过来,仍旧擂鼓呐喊,逼近曹军水寨去受箭。等草把子上的箭插得满满的,诸葛亮才下令回师。这时曹操才知道上了当,可是这边的船顺风顺水,已经飞一样地驶出二十多里,要追也来不及了。这 10 个关于三国的成语故事,你知道几个?

鲁肃见了周瑜,告诉他借箭的经过。周瑜长叹一声,说:“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草船借箭”这个成语也由此而来,现在常用来形容运用智谋,凭借他人的人力或财力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三顾茅庐

刘备在得知诸葛亮的才能后,便想请他出山辅佐自己成就大业。第一次,刘备和关羽、张飞带着礼物去隆中卧龙岗拜访诸葛亮,但不巧诸葛亮出游去了,他们只得失望而归。

本站文章来自wordpress极光ai-post插件自动写文章由ai自动创作,不保证故事真实性及可靠性,仅供参考。

更多故事请关注八度故事会

过了一段时间,刘备三人冒着大风雪第二次去请。不料诸葛亮又出外闲游去了,张飞本就不愿意再来,见诸葛亮不在家,就催着要回去。刘备只得留下一封信,表达自己对诸葛亮的敬佩和请他出来帮助自己挽救国家危险局面的意思。

又过了一些时候,刘备吃了三天素之后,准备再去请诸葛亮。关羽说诸葛亮也许是徒有虚名,未必有真才实学,不用去了。张飞却主张由他一个人去叫,如他不来,就用绳子把他捆来。刘备把张飞责备了一顿,又和他俩第三次拜访诸葛亮。

当他们到诸葛亮家时,诸葛亮正在睡觉。刘备不敢惊动他,一直站到诸葛亮自己醒来,才彼此坐下谈话。诸葛亮见刘备有志替国家做事,而且诚恳地请他帮助,就出来全力帮助刘备建立蜀汉皇朝。“三顾茅庐”现在用来比喻真心诚意,一再邀请、拜访有专长的贤人。

望梅止渴

有一年夏天,曹操率领部队去讨伐张绣。天气热得出奇,骄阳似火,天上一丝云彩也没有,部队在弯弯曲曲的山道上行走,两边密密的树木和被阳光晒得滚烫的山石,让人透不过气来。到了中午时分,士兵的衣服都湿透了,行军的速度也慢下来,有几个体弱的士兵竟晕倒在路边。

曹操看行军的速度越来越慢,担心贻误战机,心里很是着急。可是,眼下几万人马连水都喝不上,又怎么能加快速度呢?他立刻叫来向导,悄悄问他:“这附近可有水源?”向导摇摇头说:“泉水在山谷的那一边,要绕道过去还有很远的路程。”曹操想了一下说:“不行,时间来不及。”他看了看前边的树林,沉思了一会儿,对向导说:“你什么也别说,我来想办法。”

他知道此刻即使下命令要求部队加快速度也无济于事。脑筋一转,办法来了,他一夹马肚子,快速赶到队伍前面,用马鞭指着前方说:“士兵们,我知道前面有一大片梅林,那里的梅子又大又好吃,我们快点赶路,绕过这个山丘就到梅林了!”士兵们一听,仿佛已经吃到嘴里,精神大振,步伐不由得加快了许多。“望梅止渴”后来就用来比喻愿望无法实现,用空想安慰自己。

期待你一针见血的评论,Come 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