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高山流水背后的千古知音秘闻,听完泪目!
已有 31 阅读此文人 - - 成语故事 - 15150787807
推荐故事:画蛇添足:这个故事教会了我们什么道理
揭秘!高山流水背后的千古知音秘闻
千古绝唱的开端
春秋战国时期,楚国琴师俞伯牙以精湛琴技闻名天下。相传他曾师从成连大师,隐居蓬莱山三年,每日听海浪松涛、观山峦起伏,终将自然万物融入琴音。曲高和寡,伯牙的琴声始终无人能懂,直到他在汉阳江畔偶遇樵夫钟子期……
琴音识知音
推荐故事:中国四大民间故事揭秘-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某日伯牙乘舟途经汉阳,忽遇狂风暴雨,遂泊船崖下抚琴抒怀。一曲《高山》刚毕,岸上传来赞叹:巍巍乎若泰山!伯牙大惊,续弹《流水》,又闻喝彩:洋洋乎若江河!循声望去,竟是一布衣樵夫。两人彻夜长谈,子期不仅能辨琴中意象,更懂伯牙志在流水,念及苍生的胸怀。
生死断弦的遗憾
次年中秋,伯牙携琴赴约,却得知子期病逝。他狂奔至坟前,含泪奏完《高山流水》,突然摔琴断弦:知音既逝,琴与谁听?从此绝迹江湖,唯留破琴绝弦的典故。这段知音传奇被载入《列子·汤问》《吕氏春秋》,明代冯梦龙更在《警世通言》中写下《俞伯牙摔琴谢知音》的章回。
文化长河的回响
唐代诗人李白曾咏叹:钟期久已没,世上无知音;宋代《琴史》将故事编入琴谱,古琴名曲《流水》经管平湖先生演奏,1977年被刻入金唱片随旅行者号飞向宇宙。如今武汉汉阳仍存古琴台遗址,月湖之畔的知音雕塑,默默诉说着这段穿越时空的共鸣。
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的慨叹,仍在现代人心头回响。当《高山流水》的旋律响起,那段关于灵魂共鸣的古老寓言,依旧能触动最深处的心弦。
相关文章!
期待你一针见血的评论,Come on!